1999年10月5日。
华国建国五十周年国庆日刚过,位于华国锷省的江城市的华中工科技大学,莘莘学子们已经纷纷归校。
清晨,华中工科技大学的校园一角的教师宿舍楼楼下,一身着碎花衣年龄六十出头的老人提着从楼道走出。
她走到自己平时停放的笔车前把保温桶放到车前的车框上,然后慢悠悠的骑着车朝学校饭堂骑去。
来到学校食堂,那里已经有不少学生在排着队打早餐,队伍已经老长老长的,老人并没有去插队,而是和学生们一起排着长队有序的往前走着。
“黄教授,早。”
“黄教授。”
“黄教授,早上好。”
不时有人经过老人身边时都会停顿下脚步主动和老人打招呼,老人也一一点头致意。
“黄教授,你排我这里,我到后面去。”
更有看到老人的学生要把自己排在前头的位置让给她,不过都被老人一一谢绝了。
“谢谢了,我身骨子还硬头,站一会没事,你赶紧吃了去上课。”
学生似首也知道她的脾性,并没有勉强她。
有些不认识老人的人偷偷小声的问旁边的学姐学长。
“这位老人家是谁,我看周围的人对她挺尊敬的。”
“这位是黄仪黄教授,她是华国科学院研究员,也是我们华工芯片研究院的主任。”
有认识黄仪的学长解释道。
“咦?我们华工科学院什么时候有芯片研究院存在了?我之前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
那位明显是新生的小弟非常惊讶的说道。
“呃…已经设好几十年了,你才来华工科学院多久啊。以后慢慢就知道了。”
对于问题那学长显得有些不耐烦。
见此那位小学弟也不好再问,只是心里嘀咕着,如果真那么出名他应该听过才对。
对于两个学生的对话黄仪并没有听到,早餐的队伍很快轮到她,在早餐工作人员的热情招待下她打了份小米粥,买了两个大馒头和一个鸡蛋和地瓜。
她并没有在食堂吃早餐,而是提着自己的早餐骑着自己的自行车来到学校后角,那里有一幢两层小楼,是她工作的地方所在。
黄仪在抗日战争中长大,1958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华科大学),随后进入清北半导体专业深造。
1960年黄仪学成返校,在母校的支持下创建半导体专业和实验室,而这一研究就是四十年岁月匆匆而过。
她是华国国第一批半导体专业的女科学家。生活在战乱时代的她从小就知落后就要挨打,国弱就会被人欺的道理。
她的心里一直埋藏着一颗让祖国变强大的种子,他对自己说过她要匍匐在地,一点点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她的一生都在为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着。
研究芯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天时地利人和技术缺一不可,八十年代末她曾被公派出国一年多。
在国外她收获良多,也见识到了国外在这方面的技术领先优势,华国在这方面显然落后对方很多,这让她心情无比沉重。
但她并没有气馁,回国后她就带领学生潜心钻研各种集成电路的设计方法,从建立版图库,时序库开始。
再到寄生参数对性能的影响,时钟树的生成,全局规划热清,时序驱动布线等她都有所研究。
那几年全定制,标准单元,宏单元的设计方法她都研究过,对芯片的研究她已经渐渐摸清其门道,为祖国解决基础芯片问题指日可待。
然而世事无常,在这紧要关头国家突然放开了国外芯片的进口管制,国外芯片进来了。
“国外的芯片又便宜又好用,还不用我们自己花大量金钱和精力去研发,为什么不用?”
国外芯片以其优越的性能和便宜的价格很快占领了华国市场。
研不如买的声浪一波高过一波,最终把研的声音给淹没在无边的利益海洋里,而芯片的研究经费一减再减。
“我国对芯片的需求量不大,实在没必要把钱花在这上面。”
那年头,华国还没有成为世界工厂,连像样的电子工厂都没有几家,人们对于芯片的需求远没有后世那么巨量。
“国外的芯片比我们的芯片先进那么多,等我们研究出芯片他们早已经完成了迭代,我们的芯片落后于人,不会有市场的。”
“国家的钱需要用到别的要紧的地方,现在实在没钱要花在芯片研究上了。”
这些说词都很有道理,但黄仪始终坚信别人的技术是别人的随时可以收回去,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才是自己的。
话虽如此,但困难也是显而易见的。
曾经华工学院芯片专业招人的时候还能招到四五十人,然而这两三年却往往连十个人都招不满。
学校虽然保留了芯片研发这个专业,但无论经费还是支持力度已经是一减再减,现在的华工科院,芯片研究专业已经风光不再,属于很小很小很不起眼的类别。
时代的浪潮不以人的意志而转变,一个巨浪扑过来,之前所有的研究成果都可能全做了无用功。
对此黄仪并没有多怨言,她也明白没有国家的支持,学院能保留她现在的这个项目已经是非常难得的支持。
至少在这里她还能专心研究自己想要研究的东西。
来到自己的科研室,黄仪草草了吃了点东西就开始了自己的工作。
因为长期工作废寝忘食思虑过重,经常一工作就忘了吃饭,黄仪患有颇为严重胃病,不能吃凉的东西,这保温桶正是学生送她的护胃宝物,饿的时候有口暖和的吃。
不一会,学生陆续到来黄仪才停下手头的运算,她平时除了忙自己的研究课题,还是搏导师,手头带着三个学生。
“敦朗,我上个星期交给你们三个的摩尔定律课题你们研究得怎样了?”
“黄老师,我们有一些不是问题不是很懂……”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黄仪一边回答着学生的问题一边在黑板上画着公式,她虽然已经近过六十但思维仍然无比清晰,讲解条条有理。
黄仪在华工学院非常受人尊敬,不仅因为她的年纪,更因为她那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对学校的贡献。
华工大学并非名校,黄仪毕业于此,后又回校任教,在成为华科院研究员后许多院校都对她抛出了橄榄枝,条件和科研环境要比华工要好太多。
但她并没有选择离开,而是选择留下继续留在华工大学,因为她的这个决定,每年华工大学获得的财政支持要比同级别的大学要多不少。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很快上午的上课时间悄然而过,当黄仪停下手中的粉笔收拾东西提着自己的保温桶带着学生准备离开,教室的门这时却被人打开了。
一位中年男子带着三个人走了进来。
“黄院士,有几位客人想和你谈谈有关芯片研究的事,他们已经在教研室外等了你一个多小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