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蒙古的问题上,朱伟暂时还不想动手,将林丹汗推出来,也不过是让其吸收其他蒙古各部的火力而已。
当然,林丹汗自然也清楚这一点,不过他并没有拒绝。
在他现在这个位置,实力上有些尴尬,他也想借此机会有所突破。
毕竟这通商的资格,对于蒙古部落来说还是很重要的。
而林丹汗最终也借此拉拢了一些小部落,实力方面倒是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虽说没能拿下其他的大部落,但林丹汗有的是耐心。
大明这边并没有显示出对蒙古出手的迹象,倒也令蒙古各部都松了口气。
至于林丹汗的册封,在其他部落看来,则是一点作用都没有。
即便是最终失去通商的资格,他们到时候也能够通过抢掠来满足物资方面的需求。
而这样的效果,也是朱伟所希望看到的。
他一方面将林丹汗给立起来,作为蒙古的搅屎棍,将局势弄得更乱。
另一方面,朱伟也下令新军做好防务,免得个别蒙古部落会突袭。
做好这一切之后,接下来的重点工作,便是对辽东的开发了。
辽东这一大片肥沃的黑土,是下一步垦荒的重点领域。
为此,朱伟也将南边的袁应泰给叫了回来。
袁应泰这些年在南部的垦荒事业上,倒是兢兢业业。
此时被皇上征召回京,他一开始还有些不情愿,毕竟已经在南方呆出了感情,而且这里还有着他打开的垦荒局面,其中的情怀没人比他感触更深。
当然,这也就是一时之间的情绪而已,一道圣旨过来,很快便开始收拾行李,重新返回京城。
袁应泰回来的消息,很快便在朝内传开。
大家伙对他还是很熟识的,当初差点就成为辽东巡抚,掌控一方的封疆大吏。
虽说后面被派到了南方,但这些年来的垦荒,还是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起码如今大明的物资储备,就有不少是袁应泰贡献的。
如今袁应泰被征召回来,朝臣们很容易便猜得出来,这是要针对辽东的开发做准备了。
这么一大片领域,自然得有个能人来主导,而袁应泰便是适宜人选。
不过令大家伙都有些意外的是,等到袁应泰回来,在朝会上,皇上竟然宣布成立新的部门,农业部。
以往农业一块的工作,都是由工部负责,级别上自然是低了一级。
而且一直以来,朝内的大佬也就是这么几个。
如今增加农业部,那便意味着也多出了一个尚书的位置。
这可不是件小事,毕竟这个新的部门,有着大量的职位,在这方面,大家伙都能够争上一把。
至于反对成立新的部门,这方面便没有人敢于提意见了。
要知道如今垦荒团的作用很大,这方面有着不少的利益团体,朝臣们可不敢轻易得罪。
因此,最好的法子,就是安插自己的人手,占据农业部的重要职位。
当然,农业部尚书的位置,朱伟直接指定袁应泰担任。
对于这个安排,大家伙倒也不意外,皇上将此人征召回京,自然是有所图谋。
朝臣们所看中的,还是农业部的其他职位,诸如农业部侍郎这些重要位置。
不过对此,朱伟并没有立即宣布人选,而是提出由袁应泰自己物色人选,最终再由他亲自把关。
如此一来,袁应泰一下子便成了香饽饽,朝会一散,便收到了大量的请帖。
这就同当初史锦盛就任铁路司的情况一样,大家伙都争抢着拉拢袁应泰这个新的大佬。
对此袁应泰都是以事务繁忙,要筹备农业部事宜为由,逐一进行婉拒。
他很清楚,皇上将权力放给自己,为的就是要快速搭建起农业部的架子。
而且也要保证新招人员的能力水平,不能够因此而拖了整个部门的后腿。
当前辽东一带有着大量的领域等待开发,是接下来的重点任务。
袁应泰必须要快速搭建班子,及时投入到辽东的开发之中。
虽说一下子晋升尚书的位置,不过他并没有因此而窃喜,反倒是紧张地筹备起来。
在没有将事情完成之前,那就还没有到喜悦的时候。
说不准事情给办砸了,这个位置都没坐热,便拱手让人。
因此,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袁应泰都是在吏部里查阅人事档案。
当然,他之前也有不少精干的手下,这些都会征召过来。
只不过这些人还不够,还得要物色更多的人才出来。
除此之外,袁应泰也到皇家高级学院溜达了一圈,在这一期的毕业生里头,挑选尖子。
与此同时,袁应泰还派出工作人员,事先到辽东开展调研工作。
虽说他之前也在辽东呆过,但如今已经多年过去,局势已经转变。
只有事先了解情况,才能够制定相应的计划方案。
当然,除开派人调研,袁应泰还经皇上允许之后,同情报司调取了辽东的一些资料。
可以说这几个月的时间内,他都是忙的团团转。
在袁应泰的统筹之下,大明农业部的骨架也逐渐搭建起来。
就在农业部循序渐进开展之际,史锦盛这边则是早已大刀阔斧地建设了。
当大明席卷辽东之后,史锦盛便开始谋划这边的建设事宜。
在整个辽东领域,史锦盛计划修建一纵一横的两条公路,以及一条延至北部的铁路。
这样的大工程,自然也是经过皇上的批准。
只要这些工程建成,以后大明在辽东一带便能迅速调动物资,甚至是调兵遣将,整个领域的防务将会提升一截。
除此之外,徐光启还将辽东一带的其他工程,都交由史锦盛负责,毕竟他也挂着个工部侍郎的头衔。
随着各项工程的开启,大量工匠也都源源不断奔赴辽东。
有着火车的便利,这些工匠在旅途方面倒是很顺利。
至于垦荒的人手,除了在大明内部招人之外,朱伟也将念头打在了周边的地区。
拿下辽东之后,大明的版图也同朝鲜连成了一片。
到了这个时候,这朝鲜自然也被朱伟给盯上了。